【河南日报】 2014年3月13日第2版(两会专版)
 
  3月10日,记者见到全国政协委员、河南农大校长张改平时,他在紧张开会讨论的间隙,还在电话中处理学校的事务。
  提起张改平,也许您并不陌生,作为动物免疫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,他在动物疫病和违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。2009年,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2013年,张改平正式履新河南农业大学校长、党委副书记。
  从院士到校长,张改平经历了哪些心路历程?“变化挺大。科研和教学管理不同,科研上,研究是第一要务;教学上,培养人才最重要。”
  张改平坦言,现在虽然科研的时间相对减少,但他了解科学研究的内涵、实质和要素,能为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才提供好的条件,使更多的科学家发挥作用。“校长对个人来说意味着更多的付出,更多地考虑整个大学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走向。”
  目前,我省正在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等三大国家战略规划,对于新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。2012年,省人才交流中心的供求分析显示,农林牧渔业首次进入人才需求前十,名列第四。这两年也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需求趋势。
  “当前,不论是科研还是农业生产一线,都急需大量的现代农业人才。”张改平说,但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农业仍有偏见,有不少学生即使考上涉农专业,也是因为高考分数低,只好学农。很多人毕业后改行,农业、农企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当然紧缺。
  所以,他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投入和引导,在农业院校的招生、学科建设和科研等方面采取灵活优惠的政策和较充足的经费支持。通过对农业教育的支持,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来学农。
  提起河南农大从事农业的毕业生,张改平如数家珍:到农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,荣获中国“五四”青年奖章的王灵光;回乡养殖山鸡,被誉为“山鸡女王”的薄伟汝;辞去公职,回乡当“猪倌”创办牧原养殖的秦英林……
  “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更多的拔尖型科技创新人才、技术型复合应用人才和落地型农村实用人才,希望每名学子都能在这个梯队里找到自己的定位,实现人生的价值。”张改平说。